• 正片
  • HD
“炼”爱

“炼”爱

主演:
李桃,董家琪,红梅,月儿,谈婧
备注:
HD
类型:
纪录片
导演:
董雪莹
年代:
2021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地区:
中国大陆
更新:
2023-11-15 11:01
简介:
本片真实的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详细
相关纪录片
“炼”爱剧情简介
纪录片《“炼”爱》由李桃,董家琪,红梅,月儿,谈婧主演,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本片真实的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
“炼”爱影评

这个纪录片保持了较为冷静客观的视角,稍有距离感的方式去记录了五个都市女性的生活。它以她们的情感现状和诉求作为横截面,随性地探讨了一些或抽象、或现实的问题。年龄焦虑,相亲文化,爱情的定义,这些议题都被揉在了打破的时间空间里,用看似漫无目的的表象,试图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它的剪辑思路是以导演的问题为中轴,人物更像是一个个解题的工具和例证。像朋克女在海滩目睹情侣求婚,白领女参加朋友婚礼,不同的时间空间,但两人无一不潸然泪下,于是这两部分素材被剪在了一起;上一秒某男的还在大谈“童话都在童话故事里”,下一秒镜头就切到迪士尼的大城堡,单亲妈妈带着女儿高兴地看着花车。这让纪录片拥有了经过设计的故事性,因此它的气质“不闷”,偶尔有趣,上一人人物的状态,或许会在下一个人物身上得到延续。但这样的缺点是显杂,我们无法在同一个人物身上看到那种由浅入深,鞭辟入里的剥洋葱的过程,总会在抵达深处前不得不减速,换道去描述下一个人。这恐怕是多主人公纪录片带来的一种原罪。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它在不同人物间的快速转移和对她们琐碎的展示,偶尔让我产生一种类似刷段视频的浮躁和事不关己的看客心态。

毫无疑问,它集齐了一些足够有代表性的,易引起社会讨论的女性样本,像单亲妈妈,单身精英,传统上班族,不再年轻的朋克女孩,于是不同阶层,不同生长环境的女孩儿们,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她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是这个纪录片在横轴上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我暂且粗暴得把这五位单身女性分为两大类,即明显有想要脱单倾向的“追爱类”和安于现状,找对象随缘的“佛系类”。出身山东农村的上班族红梅,喜欢hello kitty到也管自己叫Kitty的董嘉琪和曾经的朋克女孩月儿属于第一类,跟胡歌靳东演过戏,现在是主播的单亲妈妈李桃和uber上海的第三号员工谈婧属于第二类。前一类的女孩儿们,游走在各种相亲局里,或是左划右划着社交软件,后一类的要么扑腾在独自带娃的深水水池子里,要么远赴美国冻卵。之所以说这是粗暴的分类,因为这只是基于她们行为表象而得出的结论。若这两类对待婚恋的态度,分别位于一条光谱的两端,经过细究会发现,尽管这两类女性的行为大相径庭,但她们对待感情模棱两可的态度,使她们都在往光谱的中间靠。跑遍了无数相亲局的kitty,却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要求,只好用“随缘”来搪塞;红梅倒是有明确具体的择偶要求,却被理想主义的感情观困住迈不开腿;而谈婧虽对感情的具象形容是一只长满了鳞片和盔甲的兔子,但她仍旧作出了冻卵这一举措,谁说这不会是为将来可能的婚恋买的保险呢?女性对自身的彷徨,对感情世界的高期待,对未来的不明确,太多太多五花八门的理由,使我们对感情这片田地望而却步,犹豫不决。而恋爱谈或不谈,婚结或不结,也鲜少有绝对的二元对立,她们对于状态的切换,更多的是观望,徘徊,试探,小心翼翼。

于是我们来到了这个片子最核心的议题,她们为什么单身?我们为什么单身?片子在开始不久,导演将几个男人的“观点”展现了出来。把他们的话剪进正片这个动作,在我看来,这是对他们赤裸裸的揶揄与嘲讽,也是向这个核心议题抛出的第一个答案。具体的表现是,即使是像谈婧这样的高知精英群体,仍不能避免饭局上既浅薄又俗不可耐的男性凝视,她被灌输“你没为男人撕心裂肺过,就不是女人,也没能拥有过爱情““女人应该是浸泡在水里的,而你被抽干了”;而另一边,月儿的约会对象,一个油头粉面戴金链的社会男,则认为“那些跟女生说‘约吗‘的男生,往往都约不到女生”,甚至他在约会途中,还能抽空调戏另一位女生。这些男性的傲慢,装X,好为人师,三心二意,一下子在镜头的放大下暴露无遗。

当然这些特质不能代表所有的男性,片中也有愿意平等交流,乐于倾听的男性,但优质的男性,似乎只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而已,婚恋的高成本,狭窄的试错空间,或许才是海面下的冰川,才是本质。说回到谈婧的饭局,有趣的是,刚好有另一场girl’s talk聚餐与开头的相对比。她同要冻卵的朋友对于恋爱的态度,相信说出了不少独立女性的心声,即事业比男人更靠得住,成功享福,失败也认栽,相较婚恋有更少的风险,更多的实在。而另一边李桃在车内点起一根烟,长舒一口气,眼角泛泪,说起孩子爸卷钱逃跑的往事,独自还债和抚养女儿的经历一句话带过,但不难想象,说得越是轻巧,背后越是沉重。这两件事串起反例的因果,互相佐证。稍有觉知,乐于自我审视的女性,早在心中摸清了门道,打好了算盘,而不幸趟了浑水的女性,只能在遍体鳞伤中重新振作,被逼着独立和坚强,但当她们重新站起来时,回头一看,情感的秒表归零,韶华早已不在。

而那么多女孩儿,义无反顾得要选择婚恋这条路,是因为她们真的想清楚了吗?是因为她们真的需要吗?在影片中,我没看到对这个问题剖根问底的追寻。除了谈婧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其余的女孩儿,似乎都共享一种普遍的茫然,她们或许对感情有敏锐的感知力,会为一场婚礼、一次别人的求婚感动落泪,但她们无法概括这种感受,并判断其对自身的必要性;她们会试着给感情下模糊的定义,但始终无法落到自己身上。因此无法进入一段关系,有可能是各种外条件的不满足,也更有可能单纯对自我的生疏和茫然。毕竟外在环境大量的干扰因素,像家庭长辈的施加的压力,社会对女性教条的规训,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于是乎,好多女孩儿在还没有搞清楚自己是谁的时候,就被一把推进求偶求姻缘的染缸里,稀里糊涂地开始了一段或许并非必要的旅程。

而家庭所带来的婚恋压力,是这么多干扰因素中最为刺眼,最为醒目的一个。影片纵向展示了几位女性不同的家庭环境,从红梅的农村家庭,到Kitty和谈婧的中产家庭,有了不同阶层间对婚恋关系态度的明显对照。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家庭,他们对子女婚恋的态度却是迫切得相似。红梅和Kitty,是片中展现较多家庭关系的两位,也是相亲最为频繁的两位,而谈婧家庭的展示笔墨甚少,只有父母送她赴美冻卵的短暂一幕,但这已经能有力地说明,谈婧的父母至少是开化的,是能脱离传统的,于是相较于红梅的紧张和迫切,我们在谈婧身上看到了更多的松弛。简单排序的话,对婚恋期许度,红梅>Kitty>谈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普世真理,虽然可能会在婚恋观里短暂失灵,但家庭的期待与影响,或多或少会投射到我们身上,在潜移默化中,被内化成我们自己的需求,这更说明了持续内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