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
  • HD
我的音乐

我的音乐

主演:
安东尼奥·库普,Cedric,Smith
备注:
HD
类型:
爱情片
导演:
约翰·布拉德肖
年代:
2015
语言:
英语
地区:
加拿大
更新:
2024-03-07 09:56
简介:
多年来,杰西卡都在为了家人牺牲自己。为了父母和弟弟,她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现在,为了弟弟的梦想,她放弃了去洛杉矶见昔日好友的机会。一次偶然,她替爸爸去恩典会教堂修水管,忍不住弹起了琴。钱伯斯牧师被她的音乐吸引了,告诉她教堂面临危机,要举办一百周年庆典来挽回教.....详细
相关爱情片
我的音乐剧情简介
爱情片《我的音乐》由安东尼奥·库普,Cedric,Smith主演,2015年加拿大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多年来,杰西卡都在为了家人牺牲自己。为了父母和弟弟,她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现在,为了弟弟的梦想,她放弃了去洛杉矶见昔日好友的机会。一次偶然,她替爸爸去恩典会教堂修水管,忍不住弹起了琴。钱伯斯牧师被她的音乐吸引了,告诉她教堂面临危机,要举办一百周年庆典来挽回教堂的“生命”,准备唱诗赛,但唱诗班指导走了,希望她可以来指导演唱,她答应了无回报的在唱诗班指导,但遭到了格洛丽亚的怀疑。
{if:"

趁着记忆新鲜,总结一下映后听香港大学讲师Dr. Derek Lam讲座中的一些内容。

11/27/2020 @K11 Art House

Notre Musique英语名Our Music,港译《高达神曲》。我觉得本次港译名更胜一筹,因为这就是导演戈达尔(高达)按照但丁神曲(地狱、炼狱、天堂)的结构范式所作的一部essay film。相比之下,Our Music《我们的音乐》说了个啥?(p.s., 个人感受:这种essay film真是太难了,每次都太难了…)

1) Sarajevo to Godard 萨拉热窝之于戈达尔

Yugoslav Civil War (1991-2001): ethnic cleansing, genocide, failure to intervene, role of artists/intellectuals

Godard: Je vous salue Sarajevo (1993), For Ever Mozart (1996), Historie(s) du cinema: Chapter 3A (1998), Origins of the 21st Century (2000), Notre Musique (2004)

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引发的一系列战争让巴尔干半岛至今战火纷飞,已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民族对立与冲突、种族清洗、战争罪不计其数。Jean-Luc Godard(让-吕克·戈达尔)的一系列作品都与这样的大背景、与萨拉热窝这个城市有关。在另一部作品《永远的莫扎特》的前二部分中,也有两个年轻人要到萨拉热窝去。时值90年代中期,萨拉热窝还正笼罩在波斯尼亚战争阴云下,戈达尔在作品中传递出压抑、悲观的感情。但到了Notre Musique (2004),戈达尔还是通过Judith这个角色展现了略为希望、积极的一面。

Sarajevo as a character: recovering from trauma; bearing scars of conflict; absent in For Ever Mozart; traffic & markets (daily life vs siege); library, bridge, cinema

在《永远的莫扎特》中,萨拉热窝作为两个年轻人最终没能到达的目的地,实际上是缺席的;但Notre Musique影片中给出了许多萨拉热窝的镜头。这是一个正在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城市:轨道电车往复的镜头、冬日风雪、行人街道、和熙熙攘攘的市场,看起来与欧洲其他城市并无二致。与此对照,实际上在1992-1996年间的波斯尼亚战争中,萨拉热窝曾经被围城长达一千四百多天。影片中出现的地标性建筑镜头还有一度被焚烧的国家图书馆(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历史长达四个世纪的Latin Bridge(1914刺杀事件亦发生在附近,影片镜头中在重建修缮),以及出现了两次的萨拉热窝市中心电影院Imperial Cinema(founded in 1913,一度是市内唯一开放的剧院)。

2) Dialectical filmmaking: a key to Godard's late cinema 戈达尔后期电影中的辩证法(?

Marxist philosophy, Eisensteinian montage, collision of shots (thesis vs antithesis) based on oppositions ("shot"/"reverse shot"), cross-cutting (parellel editing)

For Ever Mozart themes: art & politics ("intervention" as engagement, committment); young & old ('60s youth: idealism & utopianism); existentialism "failure" (Camus, Beckett: absurdism, the void, despair)

无论是镜头、人物、还是影片结构,戈达尔后期的很多电影(Nouvelle Vague, Helas pour moi, Notre musique, Adieu au language 3D)都运用了特色鲜明的辩证式拍摄手法,以制造冲突。《永远的莫扎特》中同样存在艺术与政治、年轻与长辈、existential crisis等辩证法式的电影冲突。具体到Notre Musique里例如:正反打镜头,互为对照的人物,影片中神曲三段式的结构等。主要的对比之处包括:(1) artists和intellectuals之间:思想家/行动者,创造/毁灭,胜/负,电影里面的戈达尔电影讲座的正反打,lock & key,等等。(2) ethnic conflicts in history, including Trojans vs Greeks, Indians vs Cowboys, Jews vs Germans, Palestinians vs Isralis, Serbs vs Croats(真都是血海深仇…)说到这里,Indians在图书馆里出现的时候有个细节:一直都是男人在大声讲话,女人想要开口讲一句却立刻被制止,也同样代表父权制人类社会中女性的失声。

Judith vs Olga: journalist vs fimmaker; intellectual vs artist; interview w/ ambassdor vs films Godard's talk; dialogue vs terrorism; light vs darkness; 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vs arts/religion

Judith and Olga这两个人物是非常工整的(其实我也困惑好久,直到听lecture才完全弄明白),戈达尔甚至故意选用扮相非常相似的两位演员,真的非常考验观众的阅读理解和对细节的专注程度。Judith是记者,她研究社科哲学,去参观图书馆、桥、当地学校,企图通过与大使、作家等人的对话去唤醒反思;Olga则是艺术工作者,她去听戈达尔本人的讲座,拍摄短片,思考存在与死亡的意义,并实际上以恐怖主义行为的方式完成了殉道者式的自我终结。

3) Hell, Purgatory, Paradise 神曲:地狱,(人间)炼狱,天堂

影片一开始,「地狱」部分就是异常激烈的战争蒙太奇,惨烈、震撼。在这部分的念白里面,戈达尔分别引用了孟德斯鸠的The Spirit of Laws;卡罗尔的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The Lord's Prayer;以及Lévinas' thought on death。这一部分也是由Judith的声音负责念白。

「炼狱」部分由Judith切入。从机场回去的车里一开始有对Judith特写镜头,面无表情;通过切换到旁边的翻译再切换回来时,Judith已在流泪。Lecturer解释说这是种通过移开镜头而切换情绪(w/o transition)的技法,包括后面:颜色鲜艳的花->黑镜->颜色黯淡的花,都是同样原则。随着影片进入到中间部分,Judith和Olga产生短暂的交集。Olga刚登场时依然在阳光下行走于街道,但很快变得cynical,她以艺术家的方式行事,去关注哲学意义上的殉道、死亡?(这里真的没能follow到…)

Olga死后来到「天堂」,但天堂是个小小海岛,竟然由US Marines持枪守卫(笑)。坐在海边吃苹果,海洋是无际的永恒,苹果是宗教意味吗?Olga走了一圈之后选择闭上眼睛。

4) Themes

Arts vs politics, young vs old, hope vs despair, artist vs intellectual, self vs other

spiritual vs material, interior vs exterior, though vs action, imagination vs reality, movies vs life

听完讲座之后更加觉得是非常有张力的一部电影。有精妙的细节:Judith作为记者去找大使做访谈,这位大使甚至在二战期间救过Judith的祖母(犹太人),但对她很不热情。右边墙上挂着两幅肖像分别是卡夫卡和阿伦特(小说家 vs 思想家);而左边电视里放着时事新闻,又构成了normal life vs high arts的对比。坐下访谈时,Judith固定在镜头里,随着她的头左右朝向移动,我们可以知道大使在不耐烦地踱步,内心十分躲避。随后Judith又追下楼,更追去车门,连续两次在表达强烈的愿望。此时左半边屏幕是大使坐在豪华的轿车中,代表一个身居要职、在他的轿车中失去了面目的institutionalized person;右边则是Judith,作为怀有理想、试图思考、传递信息的年轻一代。豪华官邸里的香槟酒会和整体的战争大环境也同样是很强烈的对比。

Olga的境遇又始终和Judith形成对照:大使好歹愿意与年轻人交流,最后还握手;但Olga想把拍摄的短片拿给戈达尔时却完全被忽视(香槟!戈达尔喊。)

(我觉得最好笑的小趣味:酒吧里吐槽communism是可以战胜individualism的两个45分钟,是说1953年匈牙利在温布利6-3击败英格兰)

"<>"" && "

趁着记忆新鲜,总结一下映后听香港大学讲师Dr. Derek Lam讲座中的一些内容。

11/27/2020 @K11 Art House

Notre Musique英语名Our Music,港译《高达神曲》。我觉得本次港译名更胜一筹,因为这就是导演戈达尔(高达)按照但丁神曲(地狱、炼狱、天堂)的结构范式所作的一部essay film。相比之下,Our Music《我们的音乐》说了个啥?(p.s., 个人感受:这种essay film真是太难了,每次都太难了…)

1) Sarajevo to Godard 萨拉热窝之于戈达尔

Yugoslav Civil War (1991-2001): ethnic cleansing, genocide, failure to intervene, role of artists/intellectuals

Godard: Je vous salue Sarajevo (1993), For Ever Mozart (1996), Historie(s) du cinema: Chapter 3A (1998), Origins of the 21st Century (2000), Notre Musique (2004)

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引发的一系列战争让巴尔干半岛至今战火纷飞,已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民族对立与冲突、种族清洗、战争罪不计其数。Jean-Luc Godard(让-吕克·戈达尔)的一系列作品都与这样的大背景、与萨拉热窝这个城市有关。在另一部作品《永远的莫扎特》的前二部分中,也有两个年轻人要到萨拉热窝去。时值90年代中期,萨拉热窝还正笼罩在波斯尼亚战争阴云下,戈达尔在作品中传递出压抑、悲观的感情。但到了Notre Musique (2004),戈达尔还是通过Judith这个角色展现了略为希望、积极的一面。

Sarajevo as a character: recovering from trauma; bearing scars of conflict; absent in For Ever Mozart; traffic & markets (daily life vs siege); library, bridge, cinema

在《永远的莫扎特》中,萨拉热窝作为两个年轻人最终没能到达的目的地,实际上是缺席的;但Notre Musique影片中给出了许多萨拉热窝的镜头。这是一个正在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城市:轨道电车往复的镜头、冬日风雪、行人街道、和熙熙攘攘的市场,看起来与欧洲其他城市并无二致。与此对照,实际上在1992-1996年间的波斯尼亚战争中,萨拉热窝曾经被围城长达一千四百多天。影片中出现的地标性建筑镜头还有一度被焚烧的国家图书馆(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历史长达四个世纪的Latin Bridge(1914刺杀事件亦发生在附近,影片镜头中在重建修缮),以及出现了两次的萨拉热窝市中心电影院Imperial Cinema(founded in 1913,一度是市内唯一开放的剧院)。

2) Dialectical filmmaking: a key to Godard's late cinema 戈达尔后期电影中的辩证法(?

Marxist philosophy, Eisensteinian montage, collision of shots (thesis vs antithesis) based on oppositions ("shot"/"reverse shot"), cross-cutting (parellel editing)

For Ever Mozart themes: art & politics ("intervention" as engagement, committment); young & old ('60s youth: idealism & utopianism); existentialism "failure" (Camus, Beckett: absurdism, the void, despair)

无论是镜头、人物、还是影片结构,戈达尔后期的很多电影(Nouvelle Vague, Helas pour moi, Notre musique, Adieu au language 3D)都运用了特色鲜明的辩证式拍摄手法,以制造冲突。《永远的莫扎特》中同样存在艺术与政治、年轻与长辈、existential crisis等辩证法式的电影冲突。具体到Notre Musique里例如:正反打镜头,互为对照的人物,影片中神曲三段式的结构等。主要的对比之处包括:(1) artists和intellectuals之间:思想家/行动者,创造/毁灭,胜/负,电影里面的戈达尔电影讲座的正反打,lock & key,等等。(2) ethnic conflicts in history, including Trojans vs Greeks, Indians vs Cowboys, Jews vs Germans, Palestinians vs Isralis, Serbs vs Croats(真都是血海深仇…)说到这里,Indians在图书馆里出现的时候有个细节:一直都是男人在大声讲话,女人想要开口讲一句却立刻被制止,也同样代表父权制人类社会中女性的失声。

Judith vs Olga: journalist vs fimmaker; intellectual vs artist; interview w/ ambassdor vs films Godard's talk; dialogue vs terrorism; light vs darkness; 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vs arts/religion

Judith and Olga这两个人物是非常工整的(其实我也困惑好久,直到听lecture才完全弄明白),戈达尔甚至故意选用扮相非常相似的两位演员,真的非常考验观众的阅读理解和对细节的专注程度。Judith是记者,她研究社科哲学,去参观图书馆、桥、当地学校,企图通过与大使、作家等人的对话去唤醒反思;Olga则是艺术工作者,她去听戈达尔本人的讲座,拍摄短片,思考存在与死亡的意义,并实际上以恐怖主义行为的方式完成了殉道者式的自我终结。

3) Hell, Purgatory, Paradise 神曲:地狱,(人间)炼狱,天堂

影片一开始,「地狱」部分就是异常激烈的战争蒙太奇,惨烈、震撼。在这部分的念白里面,戈达尔分别引用了孟德斯鸠的The Spirit of Laws;卡罗尔的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The Lord's Prayer;以及Lévinas' thought on death。这一部分也是由Judith的声音负责念白。

「炼狱」部分由Judith切入。从机场回去的车里一开始有对Judith特写镜头,面无表情;通过切换到旁边的翻译再切换回来时,Judith已在流泪。Lecturer解释说这是种通过移开镜头而切换情绪(w/o transition)的技法,包括后面:颜色鲜艳的花->黑镜->颜色黯淡的花,都是同样原则。随着影片进入到中间部分,Judith和Olga产生短暂的交集。Olga刚登场时依然在阳光下行走于街道,但很快变得cynical,她以艺术家的方式行事,去关注哲学意义上的殉道、死亡?(这里真的没能follow到…)

Olga死后来到「天堂」,但天堂是个小小海岛,竟然由US Marines持枪守卫(笑)。坐在海边吃苹果,海洋是无际的永恒,苹果是宗教意味吗?Olga走了一圈之后选择闭上眼睛。

4) Themes

Arts vs politics, young vs old, hope vs despair, artist vs intellectual, self vs other

spiritual vs material, interior vs exterior, though vs action, imagination vs reality, movies vs life

听完讲座之后更加觉得是非常有张力的一部电影。有精妙的细节:Judith作为记者去找大使做访谈,这位大使甚至在二战期间救过Judith的祖母(犹太人),但对她很不热情。右边墙上挂着两幅肖像分别是卡夫卡和阿伦特(小说家 vs 思想家);而左边电视里放着时事新闻,又构成了normal life vs high arts的对比。坐下访谈时,Judith固定在镜头里,随着她的头左右朝向移动,我们可以知道大使在不耐烦地踱步,内心十分躲避。随后Judith又追下楼,更追去车门,连续两次在表达强烈的愿望。此时左半边屏幕是大使坐在豪华的轿车中,代表一个身居要职、在他的轿车中失去了面目的institutionalized person;右边则是Judith,作为怀有理想、试图思考、传递信息的年轻一代。豪华官邸里的香槟酒会和整体的战争大环境也同样是很强烈的对比。

Olga的境遇又始终和Judith形成对照:大使好歹愿意与年轻人交流,最后还握手;但Olga想把拍摄的短片拿给戈达尔时却完全被忽视(香槟!戈达尔喊。)

(我觉得最好笑的小趣味:酒吧里吐槽communism是可以战胜individualism的两个45分钟,是说1953年匈牙利在温布利6-3击败英格兰)

"<>"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我的音乐影评

趁着记忆新鲜,总结一下映后听香港大学讲师Dr. Derek Lam讲座中的一些内容。

11/27/2020 @K11 Art House

Notre Musique英语名Our Music,港译《高达神曲》。我觉得本次港译名更胜一筹,因为这就是导演戈达尔(高达)按照但丁神曲(地狱、炼狱、天堂)的结构范式所作的一部essay film。相比之下,Our Music《我们的音乐》说了个啥?(p.s., 个人感受:这种essay film真是太难了,每次都太难了…)

1) Sarajevo to Godard 萨拉热窝之于戈达尔

Yugoslav Civil War (1991-2001): ethnic cleansing, genocide, failure to intervene, role of artists/intellectuals

Godard: Je vous salue Sarajevo (1993), For Ever Mozart (1996), Historie(s) du cinema: Chapter 3A (1998), Origins of the 21st Century (2000), Notre Musique (2004)

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引发的一系列战争让巴尔干半岛至今战火纷飞,已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民族对立与冲突、种族清洗、战争罪不计其数。Jean-Luc Godard(让-吕克·戈达尔)的一系列作品都与这样的大背景、与萨拉热窝这个城市有关。在另一部作品《永远的莫扎特》的前二部分中,也有两个年轻人要到萨拉热窝去。时值90年代中期,萨拉热窝还正笼罩在波斯尼亚战争阴云下,戈达尔在作品中传递出压抑、悲观的感情。但到了Notre Musique (2004),戈达尔还是通过Judith这个角色展现了略为希望、积极的一面。

Sarajevo as a character: recovering from trauma; bearing scars of conflict; absent in For Ever Mozart; traffic & markets (daily life vs siege); library, bridge, cinema

在《永远的莫扎特》中,萨拉热窝作为两个年轻人最终没能到达的目的地,实际上是缺席的;但Notre Musique影片中给出了许多萨拉热窝的镜头。这是一个正在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城市:轨道电车往复的镜头、冬日风雪、行人街道、和熙熙攘攘的市场,看起来与欧洲其他城市并无二致。与此对照,实际上在1992-1996年间的波斯尼亚战争中,萨拉热窝曾经被围城长达一千四百多天。影片中出现的地标性建筑镜头还有一度被焚烧的国家图书馆(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历史长达四个世纪的Latin Bridge(1914刺杀事件亦发生在附近,影片镜头中在重建修缮),以及出现了两次的萨拉热窝市中心电影院Imperial Cinema(founded in 1913,一度是市内唯一开放的剧院)。

2) Dialectical filmmaking: a key to Godard's late cinema 戈达尔后期电影中的辩证法(?

Marxist philosophy, Eisensteinian montage, collision of shots (thesis vs antithesis) based on oppositions ("shot"/"reverse shot"), cross-cutting (parellel editing)

For Ever Mozart themes: art & politics ("intervention" as engagement, committment); young & old ('60s youth: idealism & utopianism); existentialism "failure" (Camus, Beckett: absurdism, the void, despair)

无论是镜头、人物、还是影片结构,戈达尔后期的很多电影(Nouvelle Vague, Helas pour moi, Notre musique, Adieu au language 3D)都运用了特色鲜明的辩证式拍摄手法,以制造冲突。《永远的莫扎特》中同样存在艺术与政治、年轻与长辈、existential crisis等辩证法式的电影冲突。具体到Notre Musique里例如:正反打镜头,互为对照的人物,影片中神曲三段式的结构等。主要的对比之处包括:(1) artists和intellectuals之间:思想家/行动者,创造/毁灭,胜/负,电影里面的戈达尔电影讲座的正反打,lock & key,等等。(2) ethnic conflicts in history, including Trojans vs Greeks, Indians vs Cowboys, Jews vs Germans, Palestinians vs Isralis, Serbs vs Croats(真都是血海深仇…)说到这里,Indians在图书馆里出现的时候有个细节:一直都是男人在大声讲话,女人想要开口讲一句却立刻被制止,也同样代表父权制人类社会中女性的失声。

Judith vs Olga: journalist vs fimmaker; intellectual vs artist; interview w/ ambassdor vs films Godard's talk; dialogue vs terrorism; light vs darkness; 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vs arts/religion

Judith and Olga这两个人物是非常工整的(其实我也困惑好久,直到听lecture才完全弄明白),戈达尔甚至故意选用扮相非常相似的两位演员,真的非常考验观众的阅读理解和对细节的专注程度。Judith是记者,她研究社科哲学,去参观图书馆、桥、当地学校,企图通过与大使、作家等人的对话去唤醒反思;Olga则是艺术工作者,她去听戈达尔本人的讲座,拍摄短片,思考存在与死亡的意义,并实际上以恐怖主义行为的方式完成了殉道者式的自我终结。

3) Hell, Purgatory, Paradise 神曲:地狱,(人间)炼狱,天堂

影片一开始,「地狱」部分就是异常激烈的战争蒙太奇,惨烈、震撼。在这部分的念白里面,戈达尔分别引用了孟德斯鸠的The Spirit of Laws;卡罗尔的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The Lord's Prayer;以及Lévinas' thought on death。这一部分也是由Judith的声音负责念白。

「炼狱」部分由Judith切入。从机场回去的车里一开始有对Judith特写镜头,面无表情;通过切换到旁边的翻译再切换回来时,Judith已在流泪。Lecturer解释说这是种通过移开镜头而切换情绪(w/o transition)的技法,包括后面:颜色鲜艳的花->黑镜->颜色黯淡的花,都是同样原则。随着影片进入到中间部分,Judith和Olga产生短暂的交集。Olga刚登场时依然在阳光下行走于街道,但很快变得cynical,她以艺术家的方式行事,去关注哲学意义上的殉道、死亡?(这里真的没能follow到…)

Olga死后来到「天堂」,但天堂是个小小海岛,竟然由US Marines持枪守卫(笑)。坐在海边吃苹果,海洋是无际的永恒,苹果是宗教意味吗?Olga走了一圈之后选择闭上眼睛。

4) Themes

Arts vs politics, young vs old, hope vs despair, artist vs intellectual, self vs other

spiritual vs material, interior vs exterior, though vs action, imagination vs reality, movies vs life

听完讲座之后更加觉得是非常有张力的一部电影。有精妙的细节:Judith作为记者去找大使做访谈,这位大使甚至在二战期间救过Judith的祖母(犹太人),但对她很不热情。右边墙上挂着两幅肖像分别是卡夫卡和阿伦特(小说家 vs 思想家);而左边电视里放着时事新闻,又构成了normal life vs high arts的对比。坐下访谈时,Judith固定在镜头里,随着她的头左右朝向移动,我们可以知道大使在不耐烦地踱步,内心十分躲避。随后Judith又追下楼,更追去车门,连续两次在表达强烈的愿望。此时左半边屏幕是大使坐在豪华的轿车中,代表一个身居要职、在他的轿车中失去了面目的institutionalized person;右边则是Judith,作为怀有理想、试图思考、传递信息的年轻一代。豪华官邸里的香槟酒会和整体的战争大环境也同样是很强烈的对比。

Olga的境遇又始终和Judith形成对照:大使好歹愿意与年轻人交流,最后还握手;但Olga想把拍摄的短片拿给戈达尔时却完全被忽视(香槟!戈达尔喊。)

(我觉得最好笑的小趣味:酒吧里吐槽communism是可以战胜individualism的两个45分钟,是说1953年匈牙利在温布利6-3击败英格兰)

{end if}